English

老言无忌

1998-09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俗语说:“童言无忌”,因为儿童最不会掩饰,想到什么说什么。民间往往又说老人是老小孩,因为老人历尽沧桑,识透人生,利害得失看得澹泊,没有什么顾忌,所以也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。按照逻辑推理,似乎也应给老人以“老言无忌”的优遇。

季羡林先生无论从约定俗成,还是按联合国标准,无疑是位老人,又是饱学之士,对某些论题也爱发表点看法,也许有时走点板;但望九之年的老人,能勇于参与,不能不视为人瑞。季老最引人注意的说法就是“东西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这个说法有其不周全处,有绝对化的地方,但总算是一种意见,大家也可以参加讨论。我曾读到过不少篇有关讨论性文章,都是平心静气地各抒己见。就手边所见,有一位宁宗一先生写过一篇题为《21世纪:以东方文化为主流?》的文章,明确表示不同意季老挂东方文化匾的主张而在结尾处写道:“企盼着看到21世纪挂出来的匾是色彩斑斓的、辉煌的”。我也参加了这个问题的讨论,在一篇题为《创建跨世纪的新文化》长文后说:“我们的未来文化不是挂东方文化还是挂西方文化的问题,我们要挂的是有发展优势的融合而后创新的文化”。(均见《东方文化》1998·1)其他还有一些表示异议的文章。这些都属于正常讨论范围之内,无足为奇。
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看到北京一份大报上有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东方文化的解构与重建》,副题是——兼评东方文化研究中的“季羡林现象”。我想此文必有卓见,决心读下去。我很羡慕季老在望九之年能成为一种现象,也是一种幸福。不过当前现象太多,世界性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、中国文坛上的新文人现象等等。现象一词用得这样普遍,但却是个需要界定的词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气温无定,洪水滔天,严重影响民生,无疑是个坏现象;新文人现象标识着文坛上一大批后起之秀的涌现,新人辈出,当然是一种好现象。那么,“季羡林现象”究竟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?我弄不清楚,季老本人恐怕也不清楚。至于达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是“现象”,是不是有一定的计量标准,是一个人,是一帮人,还是一大批人,越想越糊涂了。不过从那篇鸿文看,“季羡林现象”似乎不是什么好现象。空口无凭,还是引一些原文为证。

“著名翻译家季羡林先生望九之年奏出了‘东方文化救世论’的最强音。

“季先生的言论在学界颇具代表性,作为国学研究中的‘季羡林现象’,值得认真探讨和深思。

“这种东西文化论也不能算是什么空谷足音,因为这是一个很老的调子,上个世纪末,有些遗老们已经在唱,几近亡国灭种。现在还在唱,可能还要唱下去。

“这种伪文化的研究,与其说是一种科学分析,不如说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误读。

“‘21世纪东方文化将代西方文化而起’的这个预言,如同一个咒语,就不仅仅是季先生所自白的‘狂妄’,而同时更是一种神秘主义了。

“季先生的文化研究虽然不乏诗意的想象,美好的自慰,但很难说是认真的研究,整体上看是严肃思考不足,信口开河有余。

“季先生的大胆‘放言’真让人吃惊。

“学界的‘放言’正在成为一种公害。这是学者急功近利的反映,也是其理论不成熟的表征。

“比如季先生一‘放言’,就成了文化名人,成了‘泰斗级文化大师’。

“他对‘坐了一辈子冷板凳’毕竟有些不甘,而要作一回演员”。

我不想再引录下去,就此打住。我也无力辩论,也不善扣帽子,只是边读边有点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寒意,内心已经不仅是“余悸”了。越读越感到是三十年前曾读过似的。我和季老并不熟识,没有为之“两肋插刀”的意思;也不是因为都是七老八十的人而有“兔死狐悲”之感,只是有点“不平则鸣”,所以冒昧地略作辨说。

文章为季先生定的位子是“翻译家”,这恐怕难以概括季老的学问,不过这样一限定,那季老对其他领域之所论,无不都是信口开河之论,把季老连根拔起,妙极!妙极!作者又把季老归于本世纪末的遗老之类,让人感到拟于不伦,季老也难于承认。季老羁留德国多年,如果说他是“洋奴”或者他不敢反抗。文章又说,季老一“放言”就成了文化名人,成了泰斗级文化大师。人所共知,季老决不是一“放言”,一夜之间成为名人的,而是自有其学术成就在。季老至多说错了话,也不能说他是咒语。如季大法师咒语有灵,何不在洪峰迭起时,请他念动洪水安澜的“咒语”,那就不只是制造名人、泰斗,而是挽救亿万生灵的大功德,岂不更为善哉!善哉!

我无意阻碍批评,也无意为老人、名人乞怜。但总希望批评是善意而有点“爱之深,望之切”的温情。一般老文化人都经过老君炉的烧炼,经得起敲打。何况季老是毕业于黑屋大学,又写过《牛棚杂忆》的硕士论文的人更能纹丝不动,耐得住拳脚,不过总企盼能营造一种正确批评的氛围,让男女老少都敢“放言”,多出点名人、大师不好吗?“放言”并不是坏事,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“说自己话”的境界。老人、名人肯参与,比三缄其口,放不下架子好得多。老人不去优游林下,颐养天年而积极参与,似应给点“老言无忌”的宽松。像我们这些耄耋之人乐于参与,还是一种忧患意识在驱动。我真想有一种“诗意的想象,美好的自慰”那样的瑶林仙境,让“猫儿们”多喵喵几声,“蝶儿们”多蹁跹几回,不也很好吗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